新媒体视域下四川地震灾后新闻报道分析以年长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快速地改变着世界,引领着未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0)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在线政务应用以民为本,着力解决群众日常办事的堵点、痛点和难点。新媒体为公众参与线上讨论创造了良好的平台,使得公众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权得到了满足(王峰等,2017)。同时伴随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加上四川地区近年来地震灾害频发,地震突发事件、地震科普知识、地震谣传等相关新闻报道引发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进一步提高国内媒体行业的新闻权威性、提升有关部门的公信力,就应树立使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新媒体舆情观念。本文通过对与长宁地震相关的新闻报道进行了综合梳理,并对当下自然灾害新闻报道、舆论引导提出了建议。
1 我国地震灾害新闻传播路径的转变
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到2019年宜宾长宁6.0级地震相距11年,整个四川先后经历了数十次5.0级以上的地震。在此期间,舆情报道的相关媒体经历了从传统媒体到社交媒体再到自媒体的发展历程,新闻报道方式也从单一媒体变为融媒体。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汶川8.0级大地震”,14时35分北京地区的人们有明显震感。新华社14时45分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随后第一时间根据中国地震局震情通报,向全世界发布了权威、准确的消息。14时56分,新华社从成都发出第一张地震的图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立刻中断了正常节目的播出,开始24小时直播地震灾情,直观全面地向受众报道灾区情况和救援进展(丁芃,2011)。中国地震局的监测数据、“5·12”大地震现场的新闻从业人员的报道是当时人们获得地震灾情消息的主要来源。在移动网络技术相对落后的环境下,受灾地区及周边出现不同程度的断电断网情况,使得相关讯息的收发受阻,仅仅依靠广播电视播报、少数现场信源的信息反馈难以满足受众急切大量获取灾区信息的需求。
2019年6月17日四川宜宾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后仅3分钟,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官方微博“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及其微信公众号“中国地震台网”就同步推送了第一条地震信息(见图1)。该信息由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自动产出,用时38秒(中国地震台网,2019)。紧接着,“人民日报”微博发布话题#四川长宁6.0级地震#,推送了包括余震信息、震中地形、受灾统计、现场视频、应急知识、谣言处置等方面的50余条信息,阅读量接近38亿,讨论接近500万。同时,灾区民众通过微博、微信、QQ、抖音、头条号等社交平台发布了大量的现场照片和视频,为获得第一手地震信息、赢得应急避险时间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这两次地震新闻发布可以看出自然灾害的新闻传播路径的转变。权威新闻机构是受众获取真实信息的主要来源,但是受众获得信息的途径变得快捷和多样。新媒体中社交平台的互动性,给受众群体带来了与国共承担的参与感(孙圣鉴等,2019)。
图1 “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的官方微信发布长宁6.0级地震自动测定结果
2 地震灾害新闻话语权的转变
新媒体在抗震救灾行动中一直发挥着积极快捷主动的正面作用,也使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受到了冲击,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受到严重挑战。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及移动设备的MAU急速增加,数据抓取、NLP数据预处理及智能算法的结果对新闻内容生产及传播方式创新都越来越重要了,这些结果可以让DAU庞大的资讯类平台以及处于头部的自媒体更加容易成为“意见领袖”,并对受众施加影响,也更能够引导舆情走向。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其权威传播渠道、受众的依赖度及信息载体优势不断被削弱(扎西达娃,2016)。
四川宜宾长宁地震灾情发生后,全国各大媒体在第一时间积极响应,运用新媒体平台对灾情及救灾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报道。根据“人民在线”抓取的数据显示,在地震发生后的二十分钟之内,国内新闻媒体报道的消息数量已经过千,包括了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红星新闻、澎湃新闻等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除此以外,“两微一抖”、“B站”“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也对震后的灾情实况以及救灾现场的进展进行了全方位的分享。从2019年6月17日晚上地震发生至18日9时,由“四川新闻网”发起的微博话题#四川地震#阅读总量达2.5亿,讨论总数达6万。其中,由“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发起的超话#地震快讯#累计阅读量达121.8亿,拥有持续关注的粉丝3.4万。“6·17”长宁地震灾害信息的传播,新闻自媒体占据了天然的优势,他们借助微信平台、微博平台、互联网平台等多个渠道,不断向公众展示灾情及抗震救灾的主要进展情况。其中,“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的官方微博还荣获了“全国十大中央机构微博”的称号(见图2)(人民日报,2019)。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