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地震新闻报道分析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灾害类新闻报道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地震灾害作为群灾之首,地震突发事件、地震科普知识、地震谣传等新闻信息备受关注。本文对新媒体时代地震新闻报道的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针对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
一、地震新闻报道现状
(一)地震突发事件报道传播速度大幅提升
地震灾害具有极强的突发性,时效性一直是地震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震突发事件报道更加快速、精准。以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9年长宁地震为例,2008年5月12日汶川8.0 级地震发生后,受限于当时的移动网络技术,最早的权威报道是新华社于震后32 分钟通过网络媒体发布的地震快讯;而11年后的2019年6月17日长宁6.0 级地震,震后仅3 分钟,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微博公众号“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和微信公众号“中国地震台网”就同步推送了第一条地震速报信息,该信息由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自动产出,用时38 秒。紧接着,人民日报微博公众号设置了“四川长宁6.0 级地震”专项话题,发送了包括余震信息、震中地形、受灾统计、现场视频、应急知识、谣言处置等方面的50 余条信息,阅读量接近38 亿,讨论接近500 万。同时,灾区公众通过微博、微信、QQ、抖音、今日头条等发布了大量的地震现场照片和视频,为获得第一手地震信息、赢得应急避险时间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地震科普知识传播更加“接地气”
随着新媒体在地震科普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地震科普知识传播呈现出了两个方面的新特点:第一,产品更加多样。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介入,地震科普宣传产品除了传统的读本、展板、折页之外,还增添了微视频、微音频、微网页等新产品。如山东省地震局微信公众号编辑的《宝贝安全小庆说》《大龙小庆聊地震》《小庆会客厅》等音视频作品,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喜爱。第二,内容更加注重互动性。在新媒体时代,可以通过大数据等手段第一时间掌握网民关注的地震热点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报道。如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借助今日头条的精准推送系统,对特定人群、特定区域进行分类划分,实现了点对点的最新地震消息实时送达。
(三)地震谣传处置能力明显增强
借助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多媒体融合传播等优势,解决了传统媒体时代地震谣言处置中权威信息发布慢、公众覆盖面不足等老大难问题。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为例,震后网络上广泛出现了将发生较大余震、震前有地震云异常等的地震谣传。四川省政府、四川省地震局和《四川日报》等20 余家媒体相继发布第一现场报道,如四川省地震局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四川省地震局现场工作队抵达长宁6.0 级地震震区开展工作》;专题辟谣信息,如四川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辟谣:九寨沟长海溃坝为谣言》;地震科普知识,如四川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看云就能预测地震?想多了!“地震云”根本不存在》等,通过官方部门和主流媒体的共同权威发声,对地震谣传起到了有效抑制的作用。
二、地震新闻报道困境
(一)融合式发展力度不够
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具有权威性、深度性、品牌性、公信力等优势,而新媒体具有时效性、广泛性、开放型、互动性等特点,二者相互协作、互为补充的模式已然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但是,当前的地震新闻报道在如何合理配置各自的优势,实现新老融合式发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在内容建设方面,基本仅限于简单复制和嫁接,同一篇内容简单加工后在不同平台简单转发,为了融合而融合,缺乏针对不同平台的原创性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二)新媒体矩阵尚未形成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地震部门内部政务新媒体关联度较低,相互之间缺乏统筹协调和良性互动,难以形成统一发声。据统计,地震部门36 个政务微博中,有多家单位信息内容主要来自于自身新闻信息,而与其他地震部门的信息资源交流很少,不利于地震业务工作的开展与推广。第二,地震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主流媒体关联度较低,特别是对于省级地震部门,在日常地震工作、地震科技发展、重要政策解读、重大工程项目等方面,依旧停留在“单打独斗”的状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