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谣言的传播特征与对策以地震谣言为例
在移动网络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地震信息通过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和全面性远远不如以手机终端为载体的自媒体技术来的更加便捷。微信的传播方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为防震减灾的宣传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视野。一方面,朋友圈里的转发和推广,地震系统微信公众号的上线,帮助社会公众多渠道的获取地震信息和相关科普知识,并使移动网络中的人们有参与和表达意见的机会。但另一方面,由于微信本身的开放属性和传播范围广等特点,不可避免地对地震信息也会出现引导偏差,导致地震谣言传播等不良现象。探索如何利用微信的传播机制来防止地震谣言的生成和扩散,成为当下地震系统亟需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微信地震谣言的类型和传播特点
在地震发生前后,均有可能产生谣传。近年来出现的较有代表性的谣传有:预测性谣传如天空出现地震云、李四光预测某地将发生地震、动物出现异常行为暗示将有地震等,甚至部分谣传还假借官方名义做出预测,此类信息误导性极强。
在地震发生后抗灾救援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类谣传。
一是会发生将其他地区发生的地震视频或图片转载说是此事的地震情况,夸大受灾程度,误导舆论。
二是利用网友同情心,发布虚假捐助渠道、虚假寻人启事,进行诈骗。
三是恶意抹黑红十字会等协助救援的社会组织或部门,称救援不力,制造恶意谣传,导致人心动摇。
1.1 传播范围的封闭和信源的不确定是谣言滋生的温床
信源的不确定和传播范围的封闭容易引发群体极化,不管是公众号、朋友圈还是微信群承载的信息来源复杂,内容真实性有待考证。虚假、偏激信息若以此为渠道先入为主影响受众判断,则易激起偏激情绪,引发群体极化现象。朋友圈会根据自身经验、偏向对信息把关,屏蔽与之相左的意见。当地震谣言渗入圈群进而影响其他用户的非理性判断时,群体极化现象就此产生。因此,微信圈的理性程度很大部分决定了个体的理性程度[1]。
1.2 几何式的传播模式加速了地震谣言的传播
多年来的交互习惯使得微信成为用户参与信息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工具,加上较长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可以使谣言信息迅速到达每一个用户。这个舆论场里,地震谣言传播得更快,甚至经过重重加工。微信信息具有裂变式传播的特征,当使用者发布信息后,用户的朋友圈通过分享到另一个圈层,产生了信息扩散的几何式传播。正如细胞的不断裂变演化,信息的扩散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地震谣言在这种传播环境下,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发酵裂变,在强震发生后,公众的关注度更加速了这种裂变式的传播。
1.3 朋友圈的交互模式导致谣言细节夸张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的传播速度远远不及新媒体,尤其是微信等自媒体正在占领信息传播的重要阵地,在传统媒体上不容易传播的地震谣言更容易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相对于微博全开放式的“网状”社交关系,微信呈现出半闭合“圈子”社交关系的特点[2]。融合了强弱关系网的人际传播,微信为社交媒体的“弱关系链接网”增添了以通讯录为线索的“强关系链接网”[3]。微信可以通过手机通讯录添加好友,获得庞大的基础用户群和用户互动频率高的先天优势。微信的传播方式相较于其他平台,其优势在于圈子化传播、用户黏度高、可信性强和共同话题多等。2017 年4 月9 日四川九寨沟发生了7.0 级地震,网络上开始流传各种地震现场照片,其中,一张照片显示大楼正在倾斜,微信群朋友圈开始纷纷传播此照片并解释为是此次九寨沟地震的现场照片。官方发布信息称,经核实后发现,该照片为2010 年台湾高雄地震的现场照片,是别有用心和不明真相的网友移花接木造成的误传;郑州、西安其他等地的网友还发出各种所谓“地震云”的图片,说是已经在数天前预知了地震的发生。微信成为这些不实图片传播的温床。这些谣言在微信中不断发酵,往往时间地点精确,措辞耸人听闻,获得了广泛的传播量。
2 应对微信地震谣言的策略
新媒体时代形成了受众和媒体间“多对多”的传播格局,舆情传播出现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征。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用户使用微信等媒介素养问题也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随着智能软件的发展,致使人们产生思考的依赖性和懒惰型,一味相信,盲目跟从。微信也没能避免这一恶性循环,由于其本身的技术复制性,重复信息、垃圾信息甚至谣言信息不断滋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