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震工程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部门失灵对协同网络的影响研

 

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应急管理的中心已经从传统的事后应对转到注重事前预警以及事中多部门协同响应。在互联网、云计算、遥感等技术条件已经高度发展的前提下,智慧应急的理念得到了逐步的认可。而多主体协同的整体解决方案作为智慧应急的核心,应急协同的目标是为了在处置过程中,能够快速调动多部门资源以达成减灾目标,常见的协同如地震发生后消防和军队部门通过科技设备在前线搜寻生还者,卫生部门在后方积极救助被救出的伤者,交通部门通过遥感识别公路损失情况,选择最优线路从后方给前线受灾人员和救援人员输送物资。由此可见在灾害处置中,多部门的协同是成功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

协同作为一种兼具效率与灵活的应灾模式,其充分展现出的优势遮蔽了关于其是否如同其他应灾模式一样也存在失灵的可能性假设。这表现为研究者把重心总是一如既往的放在了部门协同的类型、要素与机制的讨论上而不关心协同失败的反事实。自Paul等人在研究中,首次将协同的网络框架应用于应急管理中,并将应急协同网络分为社会网络、知识网络和任务网络之后,关于应急协同中社会网络关系的相关讨论如日中天,其核心内容也多围绕部门间的沟通和关系,比较不同部门间地位和网络特性[1]。而知识网络作为信息管理和情报专业的强势方向,该领域的学者近年来也围绕不同应急部门间的信息协同和情报联动展开了讨论[2]。最后,任务网络是关于不同部门间的目标和任务安排之间关系,相关研究一般将任务网络与应急预案、行动预案相联系,探讨如何制定实现目标的最优方案[3]。上述研究固然丰富详实,但忽视了在灾害情境下,部门协同过程中往往并非如学者们假设中的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危机和不确定。此处危机性指的是某些部门的业务中断会使整体协同网络面临碎片化危机,例如常见的一些次生灾害会对救援人员造成伤害,阻断救援进程,后方医护人员将不能及时救治伤者。而不确定性指的是前述的危机性因素如次生灾害出现的时机总是无法预料,部门间协同关系在何时遭遇中断也因此变得不可预料。

综上所述,协同的评价不能总是在理想的前提下推断出理想的结论,应急管理的研究预设前提回归真实情境将更有助于辨析部门协同的现实意义,以便应急指挥部门提出真正具有可行性的协作方案。因此本文即从部门的失灵这一前提出发,在第二部分提出衡量部门失灵对整个网络的影响度评价方法;第三部分以地震灾害中的多部门协同案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构建了部门失灵的影响矩阵。在第四部分通过主动性和被动性这两个概念,组建二维四象限对不同部门的协同重要性进行分类,指出了应当重视的三类部门。最后一部分是文章的结论以及对三类部门的管理策略讨论。

1 研究方法

1.1 构建部门失灵矩阵

首先需要构建多部门失灵矩阵。相关部门的确定有两种途径,一是依靠专家对情境的判断,列出所有相关部门;另一种是从灾害类的文献,新闻报道中提取出相关部门。在确定相关部门后,就需要通过经验来判断不同部门之间影响关系。为了确保结果的稳健,应当由三名专家进行确定,如果有两人以上认为相关,那么可认为这两部门之间有相互影响。然后确定一个部门失灵对另一个部门产生影响记为1,反之记为0。

表1 部门失灵矩阵样式123SumS1-1/0()1/0()…SA21/0-1/0…SA+131/01/0-…SA+2………………SumTTATA+1TA+2…TA+n\SA+n

矩阵的SUMS列是计算出每一个部门对其他部门影响之和Si,SUMT行是计算出每一个部门对其他部门影响之和Ti。

1.2 单一部门失灵对网络的影响计算:主动系数与被动系数

为了有效衡量单一部门对整个网络的影响,本文提出两个指标:主动系数和被动系数。主动系数的目标是计算特定部门对整个协作网络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对信息共享网络,也可能是对资源共享网络。被动系数的目标是计算特定部门受到的其他部门失灵导致的影响,例如原本需要从其他部门分别接受物资,但是由于对方部门的失灵,只有一半物资能够到达。主动系数是某一部门Ai失灵对其他部门影响总和除以所有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影响之和Si。主动系数的公式如下:

被动系数计算方法是计算某一部门Pi在正常运转下,受其他部门影响总和除以所有部门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之和Ti。

计算出主动系数和被动系数以后,列出如下的部门主动和被动系数表,表2以*来代替具体数值。